11月20日,顧客在哈密市伊州區回城鄉沙棗井村哈密阿加汗特色產業開發有限公司刺繡展廳挑選產品。
11月24日,卡德爾·熱合曼在刺繡創作室制作刺繡作品。
11月24日,村民在哈密市伊州區花園鄉強固村刺繡培訓班學習刺繡技藝。
天山網-新疆日報訊(記者蔡增樂攝影報道)“在牡丹上繡石榴,在石榴上繡荷花,在荷花上繡小麥,這就是哈密刺繡,喜歡把美的東西繡在一起……”12月13日,哈密維吾爾族刺繡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卡德爾·熱合曼說。 今年49歲的卡德爾·熱合曼是哈密市伊州區陶家宮鎮蕎麥莊子村村民,受家人的影響,6歲時就能設計一些簡單的花草、牛羊等圖案。他15歲接觸刺繡,并跟著媽媽參加各類刺繡培訓。 2016年起,卡德爾被多次推薦到北京、廣州、山西等地院校學習刺繡,并把學到的刺繡技藝與家鄉傳統手藝相結合,通過不斷探索,賦予哈密維吾爾族刺繡新的生命力。在當地政府的鼓勵支持下,他走村入戶開辦刺繡培訓班,幾年來累計培訓繡娘3000多人次,帶動80多名繡娘成立刺繡合作社,年產值60多萬元。 哈密維吾爾族刺繡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16年3月,原文化部在哈密市設立傳統工藝工作站。5年來,在各部門和廣大繡娘的共同努力下,初步形成了政策與理論、組織與管理、培訓與傳承、工藝與質量、產業與品牌五大體系,探索出一條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新路子。目前,哈密市成立鄉鎮級刺繡合作社20多個,村級刺繡合作社50多個,刺繡產業帶動1萬多名各族群眾增收致富。
|